科技赋能产业 青春筑梦乡村|城市建设学院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5-07-26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高巧明 袁雪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月1日至3日,安徽新华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筑梦华彩”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奔赴革命老区金寨县,将“两个结合”的理论精髓融入田间地头,通过科技支农、红色铸魂、产业攻坚三位一体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7月1日,团队首站到达金寨特色瓜果基地。在现代化种植大棚内,队员们认真考察特色作物培育技术,详细了解当地推动“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基地负责人介绍,通过举办采摘节、开发深加工产品,大山里的优质农产品正走向广阔市场。“这次实践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科技的力量,”队员们感慨,“它让田间的‘绿果子’真正变成了助农增收的‘金果子’,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青年在乡村振兴中肩负的时代责任。”

       7月2日上午,队伍怀着崇敬之心走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在珍贵的文物与历史影像前,队员们沉浸于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鹞落坪会师”等历史场景,使红二十八军将士风餐露宿、浴血奋战的精神可感可知。纪念馆广场上,党旗与团旗交相辉映,师生们庄严宣誓,重温初心。指导教师高巧明在现场微党课中强调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性,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红二十八军“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7月2日中午,实践队马不停蹄深入金寨产业一线。在飘散着清香的“非遗”茶叶工坊,队员们体验传统制茶匠心,探寻“茶旅融合”带动乡村发展的密码。走进创福豆腐有限公司,现代生产工艺与传统风味的结合,展现了农产品深加工的活力。当日下午,队员们又奔赴中铁二十一局高铁建设工地,技术主管展望了高铁通车后“金寨至合肥车程缩短”的蓝图。这条“新动脉”将极大畅通农产品物流,为老区振兴提速。“从茶香氤氲的手工坊到机器轰鸣的高铁工地,”队员们总结道,“我们看到了多业态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的广阔通途。”

       “三下乡” 实践也为成员们提供了广阔的成长舞台。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成员们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服务乡村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汪青  责任编辑:崔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