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两书”包括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实习大纲、实验指导书、实习指导书,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指导文件,也是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检查和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和标准。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的、任务、范围、教学进度、时间安排、实践环节、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一、“三纲两书”的编制原则
1.符合时代要求。要突出体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注意学习和应用最新的教学改革成果,使其符合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体现其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使之切实符合培养目标。
3.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4.在内容上应坚持系统性与科学性,要体现学校的改革思路和办学特色。要从我校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发挥优势,坚持深化教学改革。
5.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精简课时和内容,留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和空间。
6.按照知识层面构建“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三个“阶段”的实验课程群,每一门实验课程力求开出“基础性(验证、演示)、综合、设计或创新性”等多个“层次”的实验项目。编写可参照教育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规定的对三种类型实验(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的比例(基础性实验约占50%左右,综合性实验占30%左右,设计性实验占20%左右)要求。
7.围绕实习大纲,科学设计实习项目,使实习大纲的要求得到进一步认真落实,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得到提高。
二、“三纲两书”的编写要求和程序
1.“三纲两书”编写要层次清晰、意义明确,术语及定义准确。一般由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或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主讲教师进行编写或修订,也可以由学院领导或系主任指定相关教师进行编写或修订。
2.编制好的“三纲两书”由课程归属单位联合开课院(部)教学工作委员会进行论证,论证审定后报教务处审查备案,汇编成册付诸实施。
3.教师在执行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如确需要修改,经课程组讨论,报系主任批准,教务处备案后方可执行。
4.新开设的课程,开课前必须按规定编制教学大纲,没有教学大纲的一律不予开课。
5.每门实验课程原则上应包含一个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或85%以上的实验课程中包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三、“三纲两书”的基本内容
1.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面)、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时数、思考与练习等。
2.实验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适用专业、实验总学时、实验课程目的与任务、实验项目及要求(实验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实验学时)、本实验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3.实习大纲的内容包括:实习性质、实习学时(周数)、实习学期、适用专业及年级、实习目的和基本要求、实习方式、实习内容、实习的组织、实习纪律或注意事项、指导教师职责、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等。
4.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包括:前言、目录、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 、数据记录及处理、实验注意事项等。
5.实习指导书的内容包括:实习计划、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带队教师、学生人数、日程安排、实习目的与要求、实习内容、实习纪律和注意事项、实习报告要求及成绩考核等。
四、“三纲两书”的基本格式(见附件)
附件:1.理论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2.实验教学大纲基本格式
3.实习大纲基本格式
4.实验指导书基本格式
5.实习指导书基本格式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