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建设规划

发布日期:2013-10-30
分享:

  安徽新华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建设规划

(2011年-2015年)

  一、专业建设现状

  我校于2007开始进行第一届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招生至今年已有两届毕业生,学生既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独立思考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经过近7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具规模,其中《人机工程学》获批校级精品课程。

  1.教学科研组织机构方面:为加强本专业建设发展,我院组建了工业设计教研室和工业设计研究所

  2学条件建设方面:工业设计专业主干课程普遍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增加了资料室工业设计藏书及中外学术期刊。

  3师资队伍方面:工业设计专业现有博士学位的杨大松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具有讲师资格教师2名,助教5名,100%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组成。还有多名其他高校教师和企业的专家组成的外聘教学力量,逐步建立职称结构健全,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4课程设置方面: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采用汲取国内一些著名高校成功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我校特有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相结合,设置了一套适合我院自身发展特点的课程体系。主要有通识教育课、职业生涯教育课、专业基础教育课、专业核心教育课和专业选修课五大课程群组成的完整的课程设置体系。

  5实践教学方面:实验室建设方面已经初步建成静物室、绘画室、摄影棚、模型制作、多媒体与图形图像处理等9个专业基础实验室。从2012年起对人机实验室、模型实验室、图形图像实验室着手建设。在实习实训方面已经建成包括金工实习基地、皖南美术实习基地等4个实习实训基地。基本可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形成实验室—校外企业配套的实践教学模式。

  6人才培养方面:为了保障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自2007年首次本专业招生前就制定出了2007版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进度表。根据教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进行“三纲两书”的制定和完善。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一整套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本专业建设以来,已经初步建设成了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保障了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一是由于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内是一门新型专业,专业建设起步较晚;二是精品课程建设较,还需加强建设力度;三是年轻教师偏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四是科研工作有待加强,鼓励教师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加大科研力度;五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优质的校企合作单位和项目,促进实践教学发展

  

  1.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工业设计专业隶属于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之下,是一门技术与艺术,工程设计与艺术创作相互交叉的学科。工业设计专业建设定位紧密结合安徽省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现状,突出工业设计特点,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以汽车、机电产品、家具和日用产品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工业设计理论与方法,以产品设计中的造型、色彩,形态语义学,设计符号学,视觉传达理论等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以产品创新与改良设计及产品造型设计为主,并兼顾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设计管理和结构设计等相关专业领域。紧紧把握社会需求动向,努力培养既有专业精神,又有专业才能;既能坚守原则,又具有创新精神,并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业设计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教学中,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从高校教育的内在规律出发,以工业设计系列课程为主线,在强调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工业设计是我国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型专业。我国加入WTO以后,工业设计对我国创造自己的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树立中国产品的形象和地位,发展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增强我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各行业对工业设计专业的专门人才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我国高等教育对于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也是前所未有的。

  工业设计是涉及科学、艺术和经济等多种领域的交叉学科,强调科学与人文性的共生,现代与未来的关联,是现代社会十分热门的应用学科之一。在此国内工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出能尽心尽力并能尽其才华地服务于工业设计发展和安徽区域性经济的人才,应是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办学的唯一宗旨。

  我们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把工业设计专业建设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个学科;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毕业生,尤其要在学生的专业精神和人文素养方面有所突破。

  具体目标:

  1培养模式

  以良好的人文素养为特征的专业精神为主导,以坚实宽泛的学科基础知识为保障,以各有见长的专业技能为特色,以实验、实践、实习、科研训练和社会调查等为辅助,打造适用、实用、可塑性较强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工业设计人才。因此,重人文,实基础,泛实践,显专长,淡专业,多方向、宽口径是本专业的主要培养模式。

  2教学基本建设目标

  (1)更新和完善教学培养计划。教学培养计划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综合了国内多所高校的相同专业的培养计划再结合新华学院自身办学定位的特点,制定了完整的工业设计专业培养计划,根据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的教学经验及专业最新的发展趋势逐步对教学计划进行总结、分析和修订,目前最新的教学计划已经修订完毕。以后会随着教育理念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变革,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积极的适当的修订。

  (2)逐步完善师资力量配置。目前已经初步完成师资力量的基本配置,有具有博士学位的杨大松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有讲师资格教师2名,助教5名,100%由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组成。在近期规划中,积极引进高职称、高学历教师,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兼职教学,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逐步建立职称结构健全,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争取在规划期内,引进1名学科带头人、2-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以及2-3名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

  (3)努力推进实验室建设。已建成静物室、绘画室、摄影棚、模型制作、多媒体与图形图像处理等9个工业设计专业基础实验室。对人机实验室、模型实验室、图形图像实验室设施进行进一步扩充与完善。近期规划中对9个基础实验室设施进行更新与完善,进一步推进人机实验室、模型实验室、图形图像实验室设备的购置及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完善。

  3产学研合作教育目标

  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现有实习实训基地4个,争取在近期规划中再增加2个实习、实训基地供学生选择,更多地建立优质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4教学改革与研究目标

  (1)完善课程结构的有机性和灵活性,每年进行师生对课程意见的调查;

  (2)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素养,每个学期召开任课教师的教学研讨会;

  (3)充分利用每年实习及采风机会,给学生实践训练经历;

  (4)通过网络采取多媒体、即时通讯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5)每年完善和扩充工业设计相关项目2个以上,积极地让学生参与其中;

  (6)每个学生要求提前选定导师,指导专业方向;

  (7)每班建立6-8个学生互助小组,定期进行工业设计相关题目的研讨;

  (8)建立个对外参与社会实践的联络团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或调查。

  (9)建设2-3门教改课程。

  5教学质量保障目标

  以学校和学院相关教学管理精神为依据,以实现我校转变为现代化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实际进行相应的教学管理,使得教学力量有效地行使其应有的权益,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

  (1)建立健全教学主干团队;

  (2)每学期进行师生调研与研讨,确保专业教材的适用性和先进性;

  (3)每学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4)每学期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改进教学;

  (5)建设2-3门校级精品课

  6科研目标

  大力推动科研工作进程。专门成立工业设计专业研究所,由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韩国留学生、讲师陈传万老师牵头组建,在发展横向科研的同时,也大力发展纵向科研项目,通过横向科研项目的大力推进,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也为产学研工作提供大量资源。在近期规划中,纵向科研争取获得2项省级科研项目,多项校级科研项目;在横向科研方面争取每年有1-2项企业优质项目。每位专业教师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2篇。

  四、专业建设措施

  从以下方面来提出建设措施:

  1.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本着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提高规律;依据我校本科培养目标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方案

  以“学分制”为重点,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适当缩减理论课和必修课比例,加强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和选修课的比例。

  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努力做到:

  (1)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志向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其学习兴趣;

  (2)以项目设计为主导努力培养学生设计实践能力;

  (3)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调整和改革。

  2.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采用“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稳定一批高校高水平教师和企业行业专家为外援力量”的方式,尽快使师资队伍的层次、结构、梯队、学缘等方面趋向合理并达到较高的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鼓励现有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每年选派1~2名中青年教师到名牌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单科进修或合作科研。

  (3)自身培养造就35名高水平的教学改革及专业建设负责人

  (4)培养治学严谨、教学能力强、学术潜力大、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

  (5)稳定一批外援力量作为师资队伍的补充,通过外聘的方式稳定一批其他高校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教学力量的补充,也可以和企业合作,聘请一些在某些行业具有较高权威的行业专家来我院讲学,加强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通过以上措施,努力建成一支富有朝气,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覆盖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的模块型、层次型教师结构体系。

  3.课程建设

  (1)开展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讨论,进一步突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提高对课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宣传教育、加强管理、政策导向、优化服务等多项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与首创精神。

  (2)建立健全课程建设的相关制度,逐渐形成申报、审批、中期检查、自评、验收评优、奖励、办课程建设成果展览等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由院教学委员会每年一次对在建的各类课程进行专项检查并撰写总结。

  (3)加强课程实施环节的质量监控,严把教学质量关。将院教学委员会制定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听课制度落实到实处,充分依靠校、院、系三级监控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加强领导,建立课程负责人制。课程责任人要根据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和实际情况明确提出具体建设方案(包括思路、措施和经费预算等),并根据课程组每一任课教师的专业特长和能力将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如课堂讲授效果、实践性教学、课程教学研究等任务落实到人,定期对工作进展进行检查和小结。

  5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改善课程教学条件。利用学院的专业建设经费、省级与校级重点课程建设经费,并多方筹集资金,加大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改善课程教学条件。

  4.教材建设

  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具体的工作思路如下:

  首先,在近期主要通过筛选国内外优秀教材,更换部分知识更新缓慢的教材。

  其次,在2-3年内完成《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表现》、《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等课程教学配套的辅导教材的编写工作。

  第三,组织青年教师根据课程改革的内容自编6-9门专业选修课程的讲义。

  5.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设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和研究型的实践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教育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条件。由于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通过社会相关企业实现,要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必须建立学校同实践基地密切的合作关系,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把实践基地的建设同校内教学管理放在同等地位。要走出校门,扩大同企业的联系,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形成一批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而又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基地建设是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

  自2007年起开始创建绘画和模型制作两个专业实验室,到目前已建成包括静物室、绘画室、摄影棚、模型制作、人机工程、多媒体与图形图像处理等9个专业基础实验室。从2012年起对工业设计的基本实验室人机实验室、模型实验室、图形图像实验室进行扩建的同时着手新建印刷、模具等实验室,使实验室不仅仅局限于向学生提供一些重复性或者验证性的实验,同时还应该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科研和创新平台,即更强调实践性和研究性工作。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系统性的实验平台下测试、修改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方案,或者学生还可以利用课本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设计相关产品方案,进行一些创新性的、有价值的科研工作,从而培养他们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保障实践教学能力。

  根据以上状况,实践教学条件基本上可以满足目前的教学任务。今后还应鼓励青年教师多参与设计实践,提高自身的设计修养。5年中继续建立6~8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聘请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建立长期联系,与工作室制相结合,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6.教学研究

  优化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各专业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通过制定与完善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的调整,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在制(修)定教学计划过程中注重各课程间的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现象;要通过课程的整合,适当压缩课时总数,减少学生负担;通过课程的分化,适当开设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过渡性课程,以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增加以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多学科交叉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改革教学内容方面,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淘汰陈旧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科的发展,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以适应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改革教学方法方面,继续收集和开发课程电子教学资料,改进和完善已有的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加强实践课程的管理,三年内完善实习基地的建设;组织有关教师进行调研和研讨,探讨与现代化高等教育和本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主讲教师和相关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

  7.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拓宽教学评价渠道,丰富质量监控手段,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持续改进。重点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教学计划管理、教学实施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

  在教学管理中,既要坚持制度管理又要重视人性化管理。制度不仅约束人,规范人,还可以引导人、培养人。

  人性化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赋予制度管理的人文意义。愿景管理重在引导,重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8.专业特色及优势

  为提升学科优势,发展好工业设计专业,扩大影响力,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加强专业基础课建设。专业基础课时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要进一步优化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和安排。

  2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专业实验室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平台,须加大建设力度,从而保证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实际操作能力。

  3推动科研发展力度。努力把科研工作引入教学环节中去,形成良好的科研环境。科研工作搭建的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提供良好的软硬件基础。

  4模块式教学。将相互关联的课程组合成若干个模块,以利于相近课程的融合。

  5加强与其他院校的专业合作,互通有无,提高专业的影响力。

   

   

  二〇一年五月十五日